用人單位只需要把支票一開,其它的事情,如工資發放、福利發放、各項保險繳納等,統統由勞務派遣機構搞定,省工、省時、省心。派遣機構負責人才信息的搜尋、篩選和培訓。用人單位為這種中間流程的便利買單。從法律關系來看,勞動者和勞務派遣單位簽署勞動合同,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簽署勞務派遣協議,涉及勞動者、用人單位(即勞務派遣單位)以及用工單位三方主體。
據數據,在我國,包括個體經營、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在內的靈活就業從業人員規模已經達到2億人左右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此外包的崗位全權負責,其中包括該崗位人員的招聘、薪酬發放、培訓等各個環節。同時,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承擔所有用人風險。社會化用工是靈活用工中,個人不與企業及其關聯組織建立雇傭關系/勞務關系,組織與個人直接建立合作關系的模式。
在傳統模式下,企業為了擴大經營范圍,增加業務交易量,通常的做法是在各個地方廣設分公司,導致企業必須雇傭大量的勞動者,經營成本和用工成本都會有所增加。以平臺型用工為代表的就業形式上的靈活。'用人不管人,管人不用人'是派遣制用工形式。派遣單位招聘和管理職工而不使用職工,用人單位使用職工但不招聘和管理職工。勞務派遣是一種勞務合同關系,用工單位通過派遣企業向員工支付工資,員工向用工單位提供勞動服務,企業針對勞動力的使用支付對價。